无处不在的筹款活动
形式丰富的筹款和捐款
此外,遍及全美各地的二手商店也随时欢迎居民捐赠,只要把待捐物品送到二手商店的捐赠接收处,剩下的事情就交给商店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完成了。几天后,你就可以看到自家的闲置物品又摆上了二手商店的柜台,提供给其他有需要的人们了。在美一年间,我在二手店Goodwill淘到了不少物美价廉的好东西,在我临回国前几天,也把几袋物品,包括玩具、衣服、小家电等,统统捐给了Goodwill。
不仅仅是非营利组织,美国的公立学校本身也有相当多的筹款活动。我女儿所在小学的家委会是在学校层面上设立的,完全开放,全校各个年级的任何家长都可以参加任何一次会议。家委会的作用绝不同于国内的家委会,与学习几乎无关,基本上就干一件事——筹款。据说,这一年学校要整修操场,资金缺口10万美金,就靠家委会使出浑身解数筹款。学校会隔三差五地发邮件或纸条,写着凭此单到某披萨店/溜冰场等场所消费,商家会有一定的捐赠。学校一年还举行了几次大型活动,有的活动号召家长捐些活动物资,无非是纸盘纸碗,小食品等,有的活动有一定的参与费用,要提前购买游戏币入场参加,这些资金也全部属于学校的年度筹款。
多样便捷的捐款凭证
虽然我没能在美国体验报税及免税,但在一年的生活中,因为多次捐赠,也得到了多种免税凭证。美国任何接受捐赠的机构都可以出具免税证明,免税证明的形式也各式各样。支票、邮件、甚至是学校发来的一张写有捐款人姓名和用途的信函,都可以作为报税的免税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