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见,是上海市华侨事业发展基金会的全新栏目。在这里,我们期待与您一起用影像发现公益,“侨见”公益,“侨见”爱。
我们将会不定期发布摄影、视频作品,同时也欢迎伙伴们踊跃投稿。
世界上总是存在着另一种人生, 我们相信,影像会提供另一种在场感——在那里,公益正在发生,世界正在改变。
第二期大山深处的健康守护天使
记得小时候,母亲就是一个农村小诊所的医生。村民们都会来找他看病,每天家里都会坐着一些来看病的人。我清晰地记得当时的医疗卫生条件相当简陋,每天挣不了多少钱,但是母亲每天却乐此不疲。从当初的不理解,到此次走访贵州,我渐渐觉得,”赤脚医生“这个群体是多么的不容易和伟大,他们也不应该被忽视。
他们就是大山深处村民们的健康守护天使
▲村医李春燕(贵州从江县雍里乡大塘村博爱卫生站村医,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
“从2018年7月13号的那天,我开始了我们走访全县400多个乡村村医的行动计划。开始,有几名村医志愿加入了我的行动计划小组来了,他们都是来自各个乡镇的村卫生员,得到他们的加入。我的爱心行动小组队员做起事情来都比较得力,有的出车,我拿了7月份的目标绩效工资三千元来开支交通费用。非常感谢他们的热心帮助,感到欣慰.....
在走访过程中,看到了不少辛酸和喜悦,喜悦的事是:目前有很多村寨卫生室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正在新建卫生室。而看到的心酸是干了几年的老村医,有些依然还住在黑暗破旧的烂木房里。因为边远,交通不便导致的落后而穷苦。有些当了一辈子的村医。就连孩子生重病都没钱送孩子去大医院更好的治疗。甚至还有不少的村医带病行医,没有一点点怨言。有的村医没有卫生室,就只能把卫生室开在家里面,为的就是方便村民看病治病。当然也有干了一辈子的村医,连家都养不起........
——李春燕的日记(部分)
”
▲村医正在给病人看病
医疗本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业,特别是传统输液疗法,非常不安全。村医们只要出现一次医疗事故,往往就会面临大额赔偿。医疗风险大,生活无保障,使得乡村医生成为一种低收益、高风险的职业,许多的村医都改行了。然而,还有很多村医,仍然坚持工作在第一线。
走访中,村医告诉我们:这个岗位以后也将会面临人才短缺的问题,村医以后的路该如何走下去也是一个问题。
乡村医生的脚步几乎踏过村子里每一家的门槛,几乎所有的村里人都见过他们的样子,听过他们平和而亲切的话语。而他们依然默默无闻的奉献。对于村医们而言,最大的苦楚就是不被理解,有时还会被老百姓误解,但也希望人们能多关注一下这个群体,多一些尊重和理解。
打开支付宝,搜索“乡村医生一帮一助困”,帮助这群可爱的健康守护天使更好地为村民们服务。
注:
本文所有图片均为上海华侨基金会小伙伴拍摄,作者保留版权,未经允许,不得盗用。
如果文字不足以倾诉衷情,那么请让我用影像击中你
我们等你来稿
摄影 | 公益 | 发现
-上海华侨事业发展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