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老归侨”项目是上海市华侨事业发展基金会“侨爱心实事工程“的重要内容,至今已运作12年。项目旨在凝聚海内外侨界和社会各界爱心,为上海市早期归侨提供“经济上帮困、生活上排忧、健康上呵护、精神上解闷”等一系列支持,关心、关爱为祖国建设做出贡献的早期归侨。
九九重阳,祝您安康
老归侨,是一群特别的群体,特指上世纪新中国成立前出国,1966年前又回归祖国怀抱的华侨群体。
上海市现有五六十年代回归祖国、定居上海的老归侨1700余人。他们中的很多人,在新中国百业待兴时放弃国外的发展前景,回国投身建设,奋战在新中国的各条战线上,缓解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才短缺的艰难局面,为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奠定地位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重阳节,也是爱老敬老节。爱老敬老的传统,也是“关爱老归侨”项目的传统,适逢佳节,基金会一行为老归侨群体送去了节日的慰问与祝福。
▲市侨联副主席、长宁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张国蕊
与两位老归侨亲切交谈中
兵分两路,把祝福送给老归侨
关爱老归侨
10月17日上午一早,上海华侨基金会理事长陈小平,率领基金会执行秘书长李桃芝一行,前往金山与区侨联主席戴平,副主席陆惠萍,区侨办孙海华一行共前往石化街道慰问老归侨。
上海华侨基金会副理事长裘菲立,率领基金会一行前往长宁、静安、徐汇区,与相关区侨联领导张国蕊、郑艳、曹奇琳、朱国金等共同看望老归侨。
壹
金山
基金会与区侨联一行还前往了金山颐和苑养老服务中心,为期两年的侨爱心休养金山基地将暂告一段落,院方特别安排组织了侨爱心休养答谢会,感谢两年以来为此付出的各界爱心人士。
颐和苑的周保云理事长,是加拿大华侨,市侨界杰出人物,在会上讲述了自己做颐和苑这家非营利养老机构的初心,以及自己对公益和社会责任的理解。
金山区侨联主席戴平也回顾了两年前,上海华侨基金会、金山区侨联和颐和苑,围绕如何更好地为侨服务,当好老归侨的“贴心人”,落实了这一项目的实行。
随后,上海华侨基金会理事长陈小平发言,对四位参与过金山疗休养项目的志愿者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并希望今后能继续作为侨爱心工作的志愿者,为侨服务。同时对于颐和苑的大力支持也表示诚挚感谢。
在金山区侨务的工作方面,也明确了今后需要更精准帮扶困难老归侨,并加大帮扶力度。
▲基金会向两位志愿者长期在基地服务的志愿者沙振麟和游华基老师颁发了志愿者荣誉证书,向颐和苑养老服务中心颁发了公益爱心单位证书,并合影留念
贰
长宁、静安、徐汇
在市侨联副主席、长宁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张国蕊的带领下,基金会裘菲立副理事长一行前往长宁区看望了两位老归侨。张国蕊副主席首先代表市侨联、长宁区侨联以及华侨基金会,为老归侨们送去节日问候,裘菲立副理事长也代表基金会为老归侨发放节日慰问金。
今年重阳节,又适逢刘金富老人的生日,张国蕊副主席和裘菲立副理事长也送上了生日祝福,希望老人身体健健康康。
▲裘菲立副理事长为刘金富老人送上慰问金
▲与长宁区老归侨合影留念
随后在静安区侨联副主席郑艳、静安区侨联秘书长曹奇琳和徐汇区湖南街道侨联主席朱国金的带领下,基金会裘菲立副理事长一行又相继拜访了四位老归侨,为他们带去了节日的祝福。
▲与静安、徐汇区老归侨合影留念
关爱老归侨,当好贴心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对侨务工作的指示中,特别强调要“当好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贴心人,成为侨务工作的实干家”,上海市华侨事业发展基金会作为上海地区具有华侨特色的公募基金会,“关爱老归侨”是基金会的责任和担当,同时也在逐步成为一种传统。
为此,我们也在腾讯公益平台发起了互联网公益项目,期待连接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企业,关注、关心老归侨群体。
长按下方二维码,为他们带去暮年的关怀
▼
- End -